Tung8887 發表於 2012-12-14 12:36:52

孩子自私是父母種下的“惡果”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特別是祖輩和父母眾星捧月的態度,孩子說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助長瞭孩子的獨占欲,強化瞭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孩子隻知享受和索取,忘卻付出和奉獻,長期下去,逐漸發展成極端自私的情感和行為。說到底,孩子自私的品性都是家長的“傑作”,那麼,父母該怎樣改正孩子的自私呢?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案例:父親生病 孩子堅持要去騎行
  小靖一家人本約好瞭周末去紅花湖綠道騎行。可是周五的晚上,爸爸拉肚子瞭。媽媽對小靖說:“如果明天爸爸還不舒服,我們就不去玩瞭。”小靖因此很不高興。媽媽說:“爸爸不舒服,我們應該在他身邊照顧他,假如你生病,是不是也希望我們照顧你?”為瞭給孩子做榜樣,媽媽就當著小靖的面關心、照顧先生。
  小靖也非常關註爸爸身體的變化。過瞭一會兒,她跑去問爸爸:“爸爸,你好些瞭嗎?”爸爸說:“好多瞭。”小靖趕快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爸爸說他舒服一些瞭,那我們可以出去玩瞭吧?”第二天,爸爸強打精神,全家人一起去紅花湖綠道踩單車。
  分析:過分關愛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在這個案例裡,我們看到瞭小靖媽媽的苦惱,她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孝順,不考慮大人感受,有點自私。這是為什麼?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被關愛、被認同、被理解、被尊重,家長的職責是要讓孩子明白,這樣的需求是雙向的,如果我們不能給予別人這些,自己也就無法從別人那裡得到這些。但如今很多年輕的父母因為愛孩子,經常會把自己定位為超人,例如盡可能為孩子創造好的環境,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從來不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有需求、也需要被關愛等。殊不知,這樣做隻會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自私的性格悄然養成。

  孩子自私,父母該怎麼辦?
  對於已經形成自私傾向的幼兒,家長不必恐慌,也不要感到束手無策。發現孩子問題本身就是教育的契機,處於此年齡的孩子可教育性強,隻要家長認真對待,方法得當,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1、創造分享的家庭氣氛
  家長從孩子最在乎的食物開始,如果孩子獨占的話,家長就要把食物拿過來公平地分開,不能再放任不管。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大哭大鬧或苦苦哀求,但家長絕不能讓步,一定要堅持到底。偶爾的“舊病復發”也是正常的,隻要家長堅持就一定能糾正過來。
  2、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盡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3、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適當
  對於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於不能及時滿足的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過分遷就,即使孩子很強硬,家長也要把正確的堅持到底,不給孩子留餘地。如果有一次妥協,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所以,家長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堅持到底的決心。
  4、引導孩子尊重和關心長輩
  要讓孩子學會享受時應首先考慮長輩,就餐時,好菜要先挾給長輩吃,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別人為自己服務要表示感謝;別人不便時,應盡可能提供幫助,逐步體會到幫助、關心別人是愉快的。

  5、讓孩子學會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家長應指導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給爸爸媽媽倒茶水等,讓他體驗父母勞動的艱辛,懂得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以便將來為家庭和社會多作奉獻。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6、為孩子創造經常與小夥伴交往的機會
  鼓勵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圖書借給小朋友們玩和看,幫助孩子認識自私是不受人歡迎的行為,隻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贏得大家的喜歡。如鼓勵孩子多參加合作性的遊戲活動,指導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幫助、謙讓別人的樂趣,並學會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緒。
  7、家長要以身作則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尤其要多孝敬長輩,給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長此以往,同樣的品質和行為方式就會再現於孩子身上。
  家庭教育中的百依百順、嬌寵溺愛,就是步入瞭誤區,並且,由溺愛培養起來的怠惰、自私、驕橫、無能的品格,必然影響到孩子的學校和社會生活。希望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多留心,多觀察,要有耐心、愛心。處理孩子的所謂問題時,要把握其基本法則:對孩子要有信心,在示范中言傳身教,在生活上潛移默化,在互動間耳濡目染,在朝朝暮暮中放手孩子走出的迷霧。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自私是父母種下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