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10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挫折教育 父母4大妙招應對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好友
0
帖子
4634
積分
9226
最後登錄
2018-7-29
在線時間
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8-31 16:50: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挫折教育家長最容易犯的3個錯誤  1、期待挫折教育能一蹴而就
  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使其經歷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練,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行,必然有利於其更好地適應社會。
  首先,要讓幼兒走出大人的保護圈,放開手腳,讓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如:洗自己的襪子、整理房間、倒垃圾、疊衣服等小事,因為這些小事正是培養她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是提高她應付挫折本領的一個重要途徑。
  其次,要讓幼兒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進行體能上的磨練,以鍛煉他們的意志。
  再次,可以有意識地通過批評、懲罰、忽視等方式,使幼兒接受挫折教育。最後,爸媽應當十分註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因為其對待挫折的態度及良好的個性、品德等,都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
  2、培養耐挫能力不給孩子充分準備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一味地為孩子提供優裕的物質生活條件並不能保證他們成長,隻有心理強健的孩子,才能在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可以說,這是人們教育態度上的一個質的飛躍,是人們對孩子高層次愛意的表達。為了培養孩子強健的心理品格,不少人開始嘗試挫折教育,遺憾的是,不少人在實施時,隻追求熱鬧的外在形式,忽視了人才培養的根本要素和這種教育方法可能導致的消極作用,使挫折教育步入誤區。例如現在各種“吃苦”夏令營辦得是熱火朝天:去曠野跋涉、到深山探險、尋訪父輩插隊落戶的窮鄉僻壤......這是往年夏令營的熱點所在。這些夏令營的舉辦,對於幫助那些生活在優越物質條件下的青少年客觀全面地認識社會、培養吃苦耐勞的優秀品德等方面,確實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也不可過高地估計了類似“挫折教育”的作用,因為類似的教育充其量不過是挫折教育的一方面──吃苦教育,這種帶有追求轟動效應性質的活動可能會令孩子們感動一時,卻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們在參加上述各種夏令營時,已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做好了各種準備,即使是為了賭一口氣,也要經受住痛苦的考驗,而生活中的許多挫折卻往往出現在不經意中。隻有經受得住諸如此類的挫折,才能說成功地經歷了挫折教育。因此挫折教育更多地應由家長和老師們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進行。
  3、以為孩子經受的挫折越多越好
  心理學家們挫折的定義是這樣:“挫折,是個人從事有目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障礙和幹擾,其需要不能滿足時的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既然是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就絕對不該是越多越好,這是一種基本的心理學常識。過多的挫折,會使其失去信心,變得十分自卑和脆弱,這就像經常受老師批評的學生無法樹立學習的自信一樣,是和挫折教育的目的背道而弛的。因此,就挫折教育而言,無論其數量和質量,都不應該超過必要的限度。
  進行挫折教育歸根到底是為了孩子們能健康成才,它隻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從根本上隻能是成功教育的一個輔助手段,隻有成功教育才是人才培養的根本要素。

父母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一、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動,當孩子面臨困難時,我們應該讓他直觀地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從反復體驗中逐步認識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從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成功的喜悅恰恰來自於問題的解決。隻有讓孩子在克服困難中感受挫折,認識挫折,才能培養出他們不怕挫折、敢於面對挫折的能力。
  二、有意識地創設和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經歷一定的挫折,對形成幼兒的堅強意志是極為有益的。孩子摔倒了之後再爬起來,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磨練過程。遭受一些失敗和挫折,並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戰勝它,就會為以後克服更大的困難和挫折奠定基礎。孩子通過用自己的力量去辦成某件事情,積累某些經驗,可以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產生一種求勝欲望和信心。因此,我們在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可能失敗的難題給幼兒時,要教給他們一些擺脫困境、解決矛盾、克服困難的方法,讓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戰勝它。
  三、利用榜樣作用教育,增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講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並獲得成功的事例,讓孩子以這些名人做榜樣,不畏挫折;要註意父母和老師的榜樣作用,在孩子眼中,父母和老師非常高大,無所不能,他們對待挫折的態度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師”,教師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為樹立榜樣,增強孩子抗挫折能力。
  四、多鼓勵,改變孩子的受挫意識
  孩子隻有不斷得到鼓勵,才能在困難面前淡化和改變受挫意識,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進步,要立即予以表揚,強化其行為,並隨時表現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態。成人的鼓勵和肯定既能使孩子的受挫意識得以改變,又能提高他們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是家長、老師共同努力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註意,不能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進行培養,否則,孩子在壓力面前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經常籠罩在這種挫折感中,會損害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總之,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挫折不行,挫折過多、過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確引導,使孩子能正視並戰勝挫折,健康發展。
國外挫折教育的小妙招  日本挫折教育:讓孩子從小吃“苦”
  在日本,一些家庭利用“挫折教育”手段,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每到冬天,他們就讓幼兒赤身裸體地在風雪中摸爬滾打。天寒地凍,北風怒吼,不少幼兒嘴唇凍得發紫,渾身發抖,父母們則站在一旁,置之不理。日本還提倡“窮留學之風”,讓富裕的大城市學生,到偏遠的山區、村寨接受艱苦的生活訓練,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瑞士挫折教育:註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瑞士雖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們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養尊處優,他們很註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歲的女孩,初中畢業後,就要到別人家做一年女傭,上午勞動,下午上學;男孩到一定的年齡也要參加勞動,鍛煉他們的勞動能力和獨立生存能力,以免長大後成為不能獨立生活的無能之輩。
  美國挫折教育:認識勞動的價值
  美國南部一些州立中學,為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存的能力,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周才能畢業。美國中學生的口號是:“要花錢,自己掙!”不管家裡多麼富有,孩子一般12歲以後就得給家裡做家務,如剪草、送報等,當然,家長也要相應付給自家的孩子“勞務報酬”,體現按勞取酬。美國的父母們常說,隻要有利於培養孩子謀生的能力,讓他們吃再多的苦也值得。14歲的詹尼佛每周禮拜六要去餐館打工,雖然她也可以選擇在家幫媽媽幹活,照樣可領取工資。但詹尼佛覺得在家賺自己母親的錢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賺錢來表示自己有自理能力。
  德國挫折教育:讓子女學習應該做的事
  德國的父母們從來不包辦孩子的事情,他們將子女視為獨立的個體,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讓子女學習作為獨立的人應該做的事情。簡單來說,一歲的時候父母就會鼓勵他們自己捧著奶瓶喝牛奶,喝完了,父母還會向孩子道謝並加以贊許。隨著孩子年齡和能力的增長,父母再引導他們完成一些更難的事情。這樣,當他們走入社會時,在別人的眼裡就不會成為低能的“廢物”。不僅父母們註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法律也有這樣的要求。德國法律規定,孩子到了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德國人常說,自己的首要責任就是讓孩子懂得,一個人走向社會,最終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強,要對自己負責。
  俄羅斯挫折教育: 註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漫步在俄羅斯的街頭和廣場,無論是在莫斯科、聖彼得堡,還是在海參崴,都難得見到大人抱孩子或背孩子。在大街上,在臺階下,經常見到一些兩三歲的小娃娃走不穩摔倒了,甚至跌得眼淚汪汪。而他們的父母親,卻連拉都不拉一把,隻是停下腳步,鼓勵他們自己爬起來,繼續往前走。小孩子在一起玩,你追我趕、打打鬧鬧中跌破了皮、流出了血,疼得流眼淚。父母親看見了,常常也隻是察看一下傷痕,輕輕擦幾下,然後就讓他們站起來繼續玩,仿佛摔跤破皮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對於孩子要做的,父母親一般不加幹涉,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
  我是成長說小編,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郵箱[email protected]方式聯系我,孩子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來信方式:成長說+孩子年齡+遇到的問題。如:成長說+孩子2歲半+孩子被打怎麼辦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4-20 07:36 , Processed in 0.546782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