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9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一學 老外教育孩子也有一招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好友
0
帖子
4880
積分
9733
最後登錄
2018-7-29
在線時間
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6 04:46: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外國人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教育理念也會有很大差異,他們教育幼兒的方式是很有趣的,一起來看看各個國家的幼兒園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吧。父母也可以借鑒一下,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增添光彩。
  


    外國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法國:嬰幼兒室外午睡更健康
  法國巴黎有一所幼兒園,寄托的都是兩個半月到一歲的嬰幼兒,所有的孩子每天中午都要在一個室外的大陽臺上睡午覺,而且不論春夏秋冬,刮風下雨,天天如此。
  巴黎的冬天,氣溫會降到零下10攝氏度,而孩子們仍然在陽臺上照睡不誤。他們不僅沒有凍著,而且身體越來越健康,抵抗力也越來越強了。當然,冬天午睡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會把孩子包裹得好好的,隻露出一張小臉。
  澳大利亞:再富也要“窮”孩子
  富裕的澳大利亞人的育兒經是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在最冷的月份,早晚很少見到哪位澳大利亞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隻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絨衣,便若無其事地行進在寒風中。太陽一出來,他們便將絨衣除去,隻穿短衣、短褲、短裙。
  在澳大利亞,還常見家長陪著光頭、赤腳、隻穿背心短褲的孩子從學校出來,盡管寒氣逼人,但沒有一個家長大驚小怪的。
  美國:小嬰兒隻穿一件衣服
  美國醫院的產科病房室溫最多保持在24攝氏度,剛出生的小嬰兒一般隻穿一件衣服,再包一條毛巾。出院後,家長會每天給孩子洗幾次澡,雖然家裡的溫度會比醫院低,但嬰兒照樣穿著單薄的衣服,
  美國法律規定:嬰兒乘車必須使用安全座,6個月以下的嬰兒要面朝車窗,半躺半坐。也就是說,小嬰兒在外出時都要自己坐車,不能用被裹著、抱著。

  美國:幼兒園第一課是分辨廁所
  美國所有幼兒托管機構裡,廁所是分男女的。幼兒到園的第一課便是認識廁所。孩子上廁所時老師就會提醒他們別走錯了。在一個紮著小辮子女孩坐廁姿勢圖案和一個男孩坐廁姿勢圖案的標志下,幼兒們分門進出。廁所裡的設施完全按正規男女廁所設計,隻不過是小尺寸的而已。不僅如此,有的女廁所的墻、瓷磚還用粉紅色,男廁所則用淺灰色。但孩子是好奇的,如男孩跑到女廁所探個究竟,老師一般不批評,隻是問他們看清了有什麼不一樣。
  


    新加坡:性別教育從內衣分男女開始
  在新加坡的幼兒園,廁所也是分男女的。和美國一樣,廁所的設施也是按正規男女廁所而設,隻是縮小版的而已。但新加坡的性別教育更側重生活,尤其是內衣。
  從嬰幼兒開始,無論是內衣還是外裝,都是分男女裝的,很多裹著尿佈的男嬰兒,已經穿著非常正規的男裝三角褲,目的是讓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男孩。而對咿呀學語的孩子,媽媽們會不厭其煩地說著“你是男孩不是女孩”,“你是女孩不是男孩”。
  日本:利用遊泳課教育性別
  在日本,幼兒園通常要開設遊泳課,男孩女孩都在一起,老師們會在此時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通常會問:“男孩子與女孩子什麼地方不一樣?”孩子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尿尿的地方不一樣”,“男的有小雞雞,女的沒有”。老師會抓住這些時機,讓孩子適當地理解男女性別的不同,學會尊重對方的身體,獲得充實感和安定感。這些對孩子健康性意識的形成至關重要。
  
  3種教育方法 孩子樂於接受
  第一種:多商量 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願意聽你的話。
   


    第二種:多引導 少訓斥
  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註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第三種:多交朋友 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系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此外,家長教育孩子時,還須重視反面教育
  大多數家長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家長最多隻能營造一個“赤”的家庭小環境,但孩子最終還是要走向社會,難免不接觸反面現象。因此,隻註重正面教育,忽視反面教育,顯然難以使孩子適應復雜的社會另一半。
  通過反面教育,孩子會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風順的,人們正當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總能實現的。這能使孩子認識到社會的復雜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現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這往往能使孩子產生同情心和責任感。反面現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該發生事情發生了,從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憤怒和同時產生一種克服反面現象的心理需要。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4-20 00:43 , Processed in 0.542097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