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95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育兒9大誤區 每個父母都該看看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好友
0
帖子
4751
積分
9873
最後登錄
2018-7-29
在線時間
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4-14 12:17: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撫養寶寶是一件非常需要謹慎的事情。特別是剛剛出生的寶寶,對寶寶的照顧時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有的時候父母照顧寶寶會踏進了一個可怕的誤區,這可要提醒父母的註意了。糾正這些誤區,才能撫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初為人父母的爸媽們快來看看許教授指出的育兒九大誤區吧!



  誤區一:不能及時添加輔助食品
  有些兩三歲的孩子還不會咀嚼,或者是咀嚼以後不會吞咽,最終把吃進嘴裡的東西吐了出來,造成營養不良。這個問題要追述到兒童出生後五六個月的時候,主要是因為家長在這個階段沒有及時地為孩子添加輔助食品。
  食品的添加應該先從加米糊、菜泥,然後再到稀飯等。就是說孩子的飲食應該有“從流質-半流質-半固體-固體”這樣一個過度階段。如果沒有這麼一個過程,直接讓孩子從流質變成了固體食物,孩子一時不習慣固體食物,自然就會吐出來。
  但往往有些家長認為吃奶非常方便,孩子喝奶既不哭也不鬧,吃點米糊、稀飯則會惡心,就一味地給他吃奶,認為反正奶裡面的營養成分已經是非常豐富了,不吃別的也沒有關系。這樣就會喪失訓練吞咽咀嚼最關鍵的時機。關鍵時期過了,以後再訓練就顯得非常困難。



  誤區二:突然轉喝配方奶
  由於現在的家庭多數都是靠夫妻雙方賺錢維持的,產婦生產後過一陣子就要重返工作崗位,上班後的新媽媽們沒有辦法繼續給孩子喂母乳了,就隻能讓孩子改喝配方奶。
  但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轉喝配方奶的過程太突然,往往是孩子上周還在喝母乳,這周媽媽上班了,突然就開始喝配方奶了。這樣對絕大部分的寶寶來說,一時間適應不了,因為母乳的口味、香味和配方奶的不一樣,乳頭的感覺和塑膠奶嘴的感覺也不一樣,這樣就會使他們排斥配方奶,很多寶寶情願餓著,也不喝配方奶,急得媽媽團團轉,束手無策。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就是母親在上班前的兩三周左右,每天都嘗試讓寶寶喝點配方奶,讓他逐漸適應新的奶味和新的奶嘴。
  誤區三:營養全在湯內
  如果問:“雞湯的精華在哪裡?”相信絕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在湯裡。”許教授明確指出,這是錯誤的。
  很多人煲湯,喜歡煲很長時間,吃得時候又喜歡多喝湯而少吃煲湯用的原料。因為他們覺得湯煲的時間長,營養就能全析出滲透到湯裡,認為喝湯既不容易發胖又最有營養。由此家長們為了“寶貝”孩子,把湯讓給孩子喝,自己則吃煲湯用的肉、魚等。而這種“寶貝”方式,往往營養補充“錯了位”。因為事實上,湯裡面的營養隻占到了所有營養的10%左右。孩子倒是沒補充什麼營養,父母吃的原料倒是補了不少。
  所以應該是既要喝些湯,更重要的是吃湯裡的原料。



  誤區四:褲帶束得太高
  在穿衣方面,特別是在給孩子穿褲方面,家長喜歡在孩子的褲子上束一根褲帶,並且把褲帶位置束得很高、又緊,往往要束到胸部,認為這樣做孩子的褲子就不容易掉下來,即便褲腳太長也不會拖在地上。
  而這樣的穿褲法,則會造成孩子肋骨外翻,看到孩子肋骨外翻就以為孩子得了佝僂病,這其實是人工壓迫出來的“佝僂病”。
  針對這樣的問題,家長可以讓較小的孩子穿上衣和褲子連在一起的衣服。較大的孩子,則褲帶不要束得過高,如果褲腳長了,就把褲腳翻上去,或者穿背帶褲。
  誤區五:孩子和父母同睡可增進親子關系
  由於平常工作非常忙,不少家長沒有很多時間陪伴孩子,為了增進親子關系,就讓孩子和自己同床睡,甚至有些家長還讓孩子和自己睡一個被窩裡。這樣其實不好。因為孩子將來需要獨立生活,如果長時間和父母同睡一個被窩,和父母的皮膚接觸易使孩子產生強烈的依賴性,這樣對於以後的分離、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都會有不利影響,造成孩子事事都依賴父母,永遠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不能獨立而為。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也存有不利。
  另外,同被睡還存在一個安全隱患。有些家長,讓孩子含著奶頭睡覺,萬一媽媽一翻身不當心正好把孩子壓在身下,很容易造成孩子窒息而死。還有晚上喂奶的時候,媽媽把孩子放旁邊躺著喂,也易引起孩子嗆咳窒息。
  因此,對嬰兒來說,最好分床睡。實在放不下兩張床的家庭,隻能同睡一床的,家長和孩子也要分被睡。對幼兒來說,有條件的家庭,孩子和家長分房睡。晚上喂奶的時候則一定要把孩子抱起來喂。



  誤區六:認為吃蛋黃補鐵最好
  絕大部分家長都知道缺鐵會造成營養性貧血,知道補鐵的重要性。但是多數家長認為肝是解毒器官,裡面都有毒素,血也很臟,所以不讓孩子吃這類補鐵食品。而他們多數又認為蛋黃補鐵是最好的。
  應該說蛋黃裡的含鐵量是豐富的,但是因為蛋黃裡有高磷復合物,後者會影響人體對蛋黃內鐵的吸收,所以蛋黃補鐵的吸收率其實並不高。最好的方法是給寶寶吃動物的肝或者動物的血。因為肝和血含鐵量高,且所含鐵為血紅素鐵,吸收率高。另外一般蔬菜裡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很低。
  因此在寶寶五六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每周吃點動物的肝或血,這樣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治療輕度缺鐵性貧血。從肝的種類來說,雞鴨肝比豬肝嫩,雞鴨肝煮後可以壓碎,而豬肝不能壓碎,所以主張給孩子吃雞鴨肝。對於較小的寶寶來說,可以把肝做成肝泥,血可以煮開後絞碎加於米糊中。
  誤區七:家裡是最安全的地方
  家庭安全問題,應該受到重視。有統計,五歲以下孩子死亡主要原因是意外傷害事故。家長往往認為家裡最安全,但我們要給這個“安全”打上問號。家裡真的這安全嗎?
  家長們請你們想想,你有沒有在孩子洗澡的時候離開孩子,把孩子一個人扔在浴缸裡,比如說孩子洗澡時去接了一個電話。請你們再想想,你家的插座是否都裝上了安全套?你家的塑料袋有沒有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你家的床上是否都是被子?
  較小的孩子在浴缸裡洗澡時,水深隻要五厘米,家長突然離開,孩子滑倒就易溺水。如果電插座的插頭不被封住,孩子好奇地把鐵絲或者釘子伸進去就會觸電。如果塑料袋在孩子隨手可得的地方,萬一他們把自己的腦袋套在裡面再一紮,豈不是要悶死。隻能在床上活動的孩子一個匍倒,被被子悶住,不也要窒息了。
  所以家並非如有些家長所想的那麼安全。家長要做的是好好看管孩子,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預防意外。



  誤區八:僅僅補鈣 不補維生素D
  母乳中的維生素D量很少,1000ml的母乳中隻有20個單位的維生素D,維生素D是幫助鈣磷吸收的一種維生素,就是由於維生素D的嚴重缺乏,造成了孩子對母乳中的鈣無法很好地吸收,也因此患上了佝僂病。從醫學的角度來說,佝僂病是因為缺少維生素D而影響鈣、磷的吸收而發生的。並不像老百姓所說的佝僂病是因為缺鈣。
  所以需要呼籲母乳喂養的孩子要及時添加維生素D幫助奶中鈣的吸收。添加維生素D的時間應自在出生後的第10-14天開始,而不是如目前大多數的家長從滿月後開始,這樣才能有效預防佝僂病。對於治療佝僂病來說,也不能僅僅補鈣,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同時補充鈣劑。
  當然補充維生素D也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在門診中許教授也經常遇到一些已經補充維生素D及鈣,但還是有佝僂病的孩子。這是因為目前市面上含有維生素D的保健品有很多,有些家長胡亂地給孩子補這個補那個,補的太多了,反而造成了中毒。或者是所吃的保健品,其維生素D的含量沒有達到預防佝僂病的劑量。所以切忌亂補。
  誤區九:隻喝奶不喝水
  有些家長認為,牛奶的營養豐富,又可以解渴,為了孩子能更健康,就用牛奶代替水。
  牛奶裡有營養成分,有熱卡、有蛋白質、有脂肪,水就是水,就是為了解渴。對於較小的孩子來說,母乳充足的話,不提倡另外給孩子喝水。但是對於較大的孩子來說,如果用喝牛奶代替喝水則不可取。因為牛奶喝的量太多,影響一日三餐進食或會造成肥胖或者腸胃道消化不良。孩子每天的牛奶量不能超過1000ml,母乳一天的量大概是800-900ml,喝母乳的小嬰兒偶爾可以喝點果汁,大約20-30ml。
  家長在撫養孩子的時候隻要多看看育兒書、多聽聽專家的意見,相信一定能撫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4-25 04:08 , Processed in 0.560994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