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28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國媽媽育兒 寶寶快樂最重要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好友
0
帖子
4638
積分
9246
最後登錄
2018-7-31
在線時間
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5-29 21:53: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010659h25oaztczx5.jpg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許多中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想自己的孩子凡事都最好,希望日後孩子能夠成會社會精英,於是想盡一切辦法幫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等,導致孩子苦不堪言,甚至沒有快樂的童年。
  而法國媽媽認為,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才是生活的真諦。那麼,怎麼培養一個快樂寶寶呢?根據法國媽媽的建議,現在給父母們提出瞭一系列操作性較強的意見。
  1、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從降生那一天開始,孩子就有很多需要,包括身體的和感情的。及時回應孩子的要求,別讓他等您等得很痛苦,他就會笑,會快樂。這種關於“生活很好”的基本確信會對他將來的行為深有影響。
  很多中國家長,由於見到孩子吵鬧,覺得心煩,就會把孩子忽略一邊,不瞅不睬,導致孩子心理產生害怕,而更加吵鬧。
  而法國媽媽認為, 對孩子的要求要有所反應。不要任孩子哭泣而不理不睬。盡可能多地抱抱他。不用擔心多抱孩子會慣壞他。看看他,摸摸他,對他表達你的愛。這樣會給孩子很深的確信:他有被愛的權利,因為周圍的人都因為他的存在而那麼幸福喜悅。


010659be4wyvf5oe0.jpg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當然,法國媽媽覺得,對於孩子的各種需要,大人需要去“回應”,而不要事事“滿足”。孩子哭瞭,當然要去註意,要抱抱他,跟他說話。
  過一會兒,可以再把他放下,他再哭的話,可以不再去抱他,而是溫柔地對他說:我覺得現在你已經好多瞭,你一定能自己玩得很好。這裡的關鍵不是孩子哭就得一直抱著,而是:對孩子的要求溫柔地,積極地作出反應。
  2、滿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能夠心情愉悅的另一個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在法國媽媽心中,隻有當孩子明白瞭一個道理,即能獲得某種東西並不取決於他的欲望,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快樂。孩子越早明白這個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
  而許多中國媽媽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導致孩子認為隻要提出要求,家長就會無條件滿足。其實,正確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餓瞭,可以讓他等上幾分鐘,再把奶瓶給他。


010659vs1bdcx0mwy.jpg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不要屈從於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會更有助於他獲得精神的平靜。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的現實”的訓練,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面對將來生活中的挫折。
  3、幫助他獲得良好的自我形象
  當孩子上幼兒園時,因為有瞭對比,就會容易和身邊的人比較比較自己的穿著打扮。如果孩子對自我的形象很滿意,那麼他的生活將更加順利,他不需要在別人的認可當中尋找自己的價值。
  所以,法國媽媽對孩子不吝誇獎。經常暗示他,他有很多天賦,需要用心體會和發揮。就算孩子有“缺陷”,也會正視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瞭,耳朵形狀有問題,法國媽媽不會否認這些事實,而是積極和孩子討論,尋找解決辦法,或者接受現實。不會像中國媽媽那樣,隻要孩子有一點不盡完美,就盡力“躲藏”,導致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更加不自信。


010700huf3ml1iu5c.jpg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4、教他向別人敞開自己
  陽光開朗,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和別人相處融洽。確實不錯,但培養一個陽光開朗合群的孩子並不容易。社會是復雜的,人們的文化背景和性情都有很多差異。
  作為父母,怎麼幫助孩子適應外面那個陌生的,新奇的,有時候甚至充滿著障礙和敵意的世界?
  法國媽媽認為,孩子3歲或者上幼兒園時,可以教導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技巧, 對孩子進行“社交”訓練。她們會先教孩子的基本禮貌,要會說“你好”,“請”,“謝謝”,“對不起”等“魔法詞語”,要安靜,排隊等等。
  另外,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這樣會更容易被別人接納。孩子的特長和優點中,總有一些可以拿來為群體服務,比如提供遊戲的點子,比如足球踢得好,比如會做手工,會為唱歌的小朋友伴奏等等,都可以使孩子更快地融入群體。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特點,也懂得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敞開自己去接納別人,這樣他也比較容易交到朋友,也會覺得更加幸福快樂。


010700tji1gcls1vk.jpg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5、放手讓他做決定
  讓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不要過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說話,替孩子做決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這件事,也許孩子可以自己做瞭。
  而許多中國媽媽,總覺得讓孩子自己決定事情,最後會將事情做得很槽糕,於是就對孩子沒信心,急著去幫他,最後導致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
  法國媽媽從不輕易向孩子說:“你不行,這事你做不瞭!”她們會讓孩子“嘗新”。有時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僅僅因為“他沒做過”。如果事情不是危險的,就放手讓孩子嘗試,大人在旁邊保護和示范,比禁止孩子做和越俎代庖更好。
  比如,寫一張賀卡,把餅幹放在碟子裡,端到客廳,也許他寫得不整齊,也許餅幹會掉到地上,但這些不是危險的事情,可以放手讓孩子幹。 如果沒做好,或者做錯瞭,父母可以先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快樂。


010700pwu4jxlpyhi.jpg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
  6、以身作則:你快樂,他就快樂
  有的人,好像什麼都有瞭,就是不快樂。快樂是一種能力,是你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積極的一面。對不好的東西呢,你也能積極地去面對。
  有的中國家長認為,自己忙於工作,要養家糊口,生活壓力很大,於是很容易將負面情緒帶回家,孩子看到父母不開心,會以為是自己的行為造成,這樣,孩子也會變得悶悶不樂。
  而法國媽媽在生活中,會多向孩子說積極的話:“我們在一起真高興,不是嗎?” “我們真是太幸運瞭!” “不要難過,下次我們會做得更好。”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法國媽媽很容易抽離工作環境,會到家就是全心全意陪伴寶寶。她們會在每天臨睡前,和孩子一起回憶一天中最美妙的一刻,或者最高興的事。
  我是成長說小編,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郵箱[email protected]方式聯系我,孩子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來信方式:成長說+寶寶年齡+遇到的問題。如:成長說+寶寶2歲半+孩子被打怎麼辦。
 

成長說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4-20 02:39 , Processed in 0.8690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