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張 發表於 2014-10-22 11:30:37

直搗 D750、D810 生線線︰Nikon 泰國廠房災後重生揭秘

文、攝︰stranger(生產線之相片由 Nikon 提供)

作為一般消費者,大家選購相機時,除了考慮哪個型號較適合自己的需要外,也會判斷一下相機是否物有所值,也即是所謂的性價比了。相機生產商自然也希望能供應高性價比的產品以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份額。除了不斷加強相機的性能之外,減低生產成本也是提高性價比的重要因素。
作為其中一間主要相機、鏡頭生產商,Nikon 早在 1990 年便在泰國設廠以減低生產成本,現在大部分 Nikon 單反機身及鏡頭都是在泰國阿瑜陀耶(也稱大城府)的 Rojana 工業區廠房生產。大家如有印象,可能會記得 Nikon 泰國廠房於 2011 年尾曾遭到嚴重的水浸破壞,究竟 Nikon 是怎樣在短短 3 個月內恢復正常生產量?而泰國廠房的生產過程又是否嚴謹?今次 DCFever.com 就獲邀到訪泰國,一睹 Nikon 生產基地的內部情況。
Nikon 泰國廠房的所在地
Nikon 在泰國及鄰近的寮國都設有廠房,其中位於阿瑜陀耶(Ayutthaya,也稱大城府)Rojana 工業區的廠房是最重要的一間,負責主要的生產程序。除了 Nikon 之外,當地還有不少日本公司設廠,例如 Hitachi、TDK、Honda、Panasonic、Sanyo 等,可說是日本不少品牌的生產重地。

Nikon 廠房的所在城市阿瑜陀耶,昔日是阿瑜陀耶王朝的首都。
阿瑜陀耶位於泰國首都曼谷以北約 76 公里,是阿瑜陀耶王朝首都,在 18 世紀時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該地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歷史公園,其實就是就是阿瑜陀耶王朝時代所建造的皇宮,現時已經變成廢墟,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往參觀。

顯示詳細地圖
月產 1,000,000 單反機身及鏡頭
我們今次參觀的 Nikon 廠房,由四間工廠大樓組成,佔地約 66,000 平方米,在 2006 年高峰期有超過 14,000 名員工,由於部分生產流程由自動化機器取代,現時工廠只需 7,400 名員工運作,當中包括 31 位日本員工。廠房負責生產 Nikon 大部分的單反機身及不少鏡頭,如 D810、D750、D610、D300S、D7100、D5300、D3300 等。相機及鏡頭的不少重要組件,例如 AF、SWM、VR、非球面鏡等,都是在這工廠中生產,可見這工廠已能應付高技術水平的生產,並不是只負責裝配的工作。Nikon 日本的廠房現在只生產旗艦級的 D4s、專業級鏡頭、菲林單反(F6)及一些半導體零件等。

工廠職員正小心翼翼地檢查 D750 的操作及功能。
在 2013 年 Nikon 售出近 7 百萬部可換鏡相機,即是每月約 58,333 部,而 Nikon 代表就透露泰國廠房每月平均生產約 500,000 部單反相機以及 500,000 支鏡頭,可見泰國廠房可謂獨當一面。

高階全片幅單反 D810 也是在這裡生產,正準備在入箱前進行最後的 QC。
2011 年泰國大水災 生產陷停頓
肩負著生產 Nikon 大部分單反的泰國廠房,卻在 2011 年 10 月經歷了一次可怕的水災。2011 年 7 月,泰國南部地區因持續暴雨而引發洪災,泰國 76 個府中有 50 個府受到洪水影響。洪水漸漸向低窪地區推進,終於在 10 月抵達阿瑜陀耶。雖然 Nikon 當地員工已在事前進行一些防洪工程,但由於水災實在太嚴重,水浸最深達 2.8 米,廠房第一層被完全淹沒,Nikon 終於宣佈阿瑜陀耶廠房自 10 月 6 日起停止運作。在停止運作期間,Nikon 將部分生產線移至泰國其他衛星廠房,維持有限度生產。

2011 年泰國水災時的情況。
當時在泰國生產的型號包括有 D700、D300s、D7000、D5100、D3100 等,由於工廠停產,加上臨近聖誕節旺季,Nikon 單反的供應變得非常緊張。除此以外,當時流傳已久的 D800 本來聞說在 10 月底發表,結果要等到 2012 年 2 月才正式推出並在日本生產,相信跟泰國廠房水災有很大關係。

傳聞多時的 D800 及 D800E 要等到 2012 年 2 月才正式推出。
在停止運作後,Nikon 迅速進行各種搶修工作,希望盡快令廠房可以回復生產。多部大型泵水機日以繼夜抽走積水,同時 Nikon 各部門員工亦同心協力,為工廠設施、機器進行修理,終於在 11 月 26 日抽走所有積水,並在 11 月 30 日開始付運部分型號的相機及鏡頭。2012 年 1 月 3 日,Nikon 泰國阿瑜陀耶廠房終於正式恢復生產,停產時間只維持了不到三個月,並在 3 月回復至正常水平,該年生產單反及鏡頭的數量更達到歷史新高。即使遠在泰國,Nikon 的災後重建效率亦非常地高,由此可以看到 Nikon 泰國廠房的工作效率應該也有一定水平。

在重修廠房時,獲得來自日本 Nikon 公司的同事打氣。
走入高科技生產基地
生產高端的單反機身、鏡頭,涉及極精密的電子、光學技術,所以廠商對於廠房的選址都非常小心。「Made in Japan」自然是一般消費者的首選,但在成本及競爭力考慮之下,廠商們不得不把生產工序外移。筆者以往也曾參觀過位於日本、中國等地的相機廠房,位於泰國的 Nikon 廠房又有是否有甚麼不同?在泰國生產的 Nikon 產品靠得住嗎?

一踏入工廠大堂,便見到整齊的工作間,文職人員跟工人一樣,大部分都是女性。

泰國 Nikon 公司管理層先向我們講解工廠的情況,然後便正式進入生產線參觀。

廠方特意為一眾傳媒提供茶點甚至地道小吃,十分細心。
Nikon 由 1995 年開始在泰國生產第一款單反 F601,2000 年生產風靡攝影界的菲林單反 F80,以至 2004 年的經典入門單反 D70,多年來質素都相當穩定,Nikon 的長期用家自然心裡有數。筆者今次親自走到 D750 及 D810 的生產線,在工廠女工旁窺看著她們組裝 CMOS、菱鏡、反光鏡等組件,以及透過肉眼、聽覺及儀器反覆檢查相機的對焦運作、組件的組裝是否理想等,一些重要而細微的部分,甚至會使用顯微鏡來檢查。

工人以顯微鏡檢查相機的感光元件。

鏡片在組裝之前,都會仔細地檢查及清潔一遍。

為 D750 貼上銘牌。

一批裝好的 D750 正等候最後檢查。
筆者並非工業家,不過在這次觀察之中,看到這工廠十分乾淨,工人們都穿著整齊的防塵工作服、頭套、口罩熟練地工作,生產過程井然有序,每個生產過程都有明確的步驟,產品的質素、產量等都有嚴格監控。除了看到工廠內的泰文通告、工廠內的泰式飯堂、工人們用來測試對焦及觀景器的泰國卡通公仔圖畫跟其他地方的廠房不同之外,實在看不到泰國與日本的生產線有何不同。至於一些使用機械臂的工作,就基本上沒有生產地的分別了。
一些關於 Nikon 泰國工廠的小資料
成立日期1990 年 10 月 24 日佔地66,600 平方米員工數目7404 人首個出廠產品AF 35-70mm 鏡頭現時生產單反D810, D750, D610, D300S, D7100, D90, D5300, D5200, D5100, D3300, D3200, D3100現時生產鏡頭AF-S DX NIKKOR 18-55mm f/3.5-5.6G VR II
AF-S DX NIKKOR 18-140mm f/3.5-5.6G ED VR
AF-S DX VR II Zoom NIKKOR ED 18-200mm f/3.5-5.6G (IF)
AF-S DX Zoom NIKKOR ED 18-55mm f/3.5-5.6G VR
AF-S DX Zoom NIKKOR ED 18-105mm f/3.5-5.6G VR
AF-S VR Zoom NIKKOR ED 70-300mm f/4.5-5.6G (IF)
AF-S DX Zoom NIKKOR ED 18-55mm II f/3.5-5.6G生產一台 D810 所需時間約 100 分鐘 

現時的阿瑜陀耶歷史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今次旅程獲 Nikon 借得最新大熱單反 D750,順便在這個充滿特色的地方測試一下相機的表現。

遺蹟內的佛像大都受到破壞。

埋在樹根當中的佛教頭,可謂阿瑜陀耶古都的地標。
更多 Nikon D750 的樣本相片︰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070

a_c_e06 發表於 2014-10-22 14:14:05

頂你一下,好貼要頂!

jennyjellyfish 發表於 2014-10-22 14:16:55

不錯,感謝樓主

24gold24 發表於 2014-10-22 14:18:53

我這樣算沙發嗎?

tomato_alex 發表於 2014-10-22 14:21:01

樓主在那邊抄的呢

easonchan 發表於 2014-10-22 14:36:33

回復一下

盲搶鹽 發表於 2014-10-22 14:54:49

慢慢來,呵呵

easonchan 發表於 2014-10-22 16:37:59

你加油吧

HOTSTUDIO阿蚊 發表於 2014-10-22 17:16:55

不看白不看,看也不白看

前程 發表於 2014-10-23 01:20:24

看來不錯,回覆一下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直搗 D750、D810 生線線︰Nikon 泰國廠房災後重生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