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註冊  |  找回密碼

SAY討論區

查看: 10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家有個難纏寶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好友
0
帖子
5515
積分
10968
最後登錄
2018-7-19
在線時間
0 小時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9-5 15:56: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寶寶任性、不聽話,做錯事不肯接受批評,怎麼辦?專家教你育兒秘籍,把小搗蛋變成小超人,把不認錯寶寶變成講道理寶寶。
        問題回放1

        我的小孩3歲了,十分任性。家長說的話百分之九十五都不聽,並且軟硬不吃。有時家長做事,讓她不要搗亂,她百分百去搗亂。地上有水,不讓她踩,她百分百去踩。哄她講道理,或者批評打她都不行。基本上她要想做的壞事都要使用暴力才能阻止。有時明知不能做的事,她非要做並還示威一樣地讓大人看著。請問應該怎麼辦?

175030f225gz05as5.jpg


        他們都是“小超人”
        家長說的話百分之九十五不聽,不讓做的事百分之百去做,軟硬不吃,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倒讓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從這位媽媽的描述中我看到一個個性十足、充滿活力和好奇心的寶寶,她的小小身體內存貯著巨大能量,需要不斷尋找一個釋放渠道,這樣的寶寶確實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這種情況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正確解讀寶寶的行為,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父母對寶寶的過多限制和過多批評使她受到壓抑,能量得不到正當釋放,於是經過雙方的多次交鋒,寶寶習慣了用反抗行為和大人對話,反抗讓她體驗到自己的力量,精力有了釋放渠道,大人要是不被輕易激怒,她反而會覺得無趣。

        把“小搗蛋”變成“小超人”的方法

        1.積極引導

        這種互動方式實際上是父母無意中培養起來的。要想打破這種僵局我想還是得從父母做起。很多時候,觀察者的視角往往決定了被觀察者的存在方式。不要總是限制寶寶的行為,試著換個角度去解讀寶寶的行為,把她的能量往正當的方向引導。這樣的寶寶更需要父母用正面的、積極的力量化解他們心中負面的抵觸心理。

        2.讓寶寶成為“小幫手”

        大人做事時覺得寶寶總是搗亂,可是也許寶寶隻是希望給她一個嘗試的機會,也想學點本事,不妨給她安排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讓她給家長當個“小幫手”,讓她體會到“幫忙”而不是“搗亂”的快樂。3歲的寶寶正是喜歡模仿大人做家務的時候,比如給她一塊小抹佈幫忙擦桌子,擦家具;或者讓她幫忙一起擇菜剝豆;教她把自己的玩具歸位收拾整齊,自己洗幹凈小水杯等等。寶寶做這些事情一定不如大人幹凈利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她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發現自己的正面能量。

        3.盡情體驗,滿足好奇

        大人覺得寶寶踩水是淘氣,也許寶寶隻是覺得有趣,或者因為她沒有找到更有趣的事情做,或者是成心想看看你們的反應,如果你們被激怒了,她可能會覺得更有趣。對於寶寶這類沒有什麼安全風險的舉動,不妨先壓下怒氣,隻要她不會影響到別人,不要傷害到自己,就允許她嘗試或者釋放能量。父母心裡要放松些,不要總認為寶寶是成心搗亂,這樣,不給她對抗和示威的機會,就會相對減少她真的成心搗亂的興趣。

        當然這樣做很可能會給父母帶來一些小麻煩,比如把衣服鞋子弄臟了濕了還要幫她洗,不過,這也可以讓寶寶自己體驗一下事情的後果,也許下一次她自己就會權衡一下利弊,控制自己的行為,因為鞋子濕了她自己也會不舒服的。或者也可以另找個機會,讓寶寶穿上一雙防水雨鞋,給她一個痛快踩水的機會,滿足她的好奇心,同時也讓她理解這樣的事情怎麼做才更有趣,更皆大歡喜。這兩種做法可能都比父母單純的講道理或者喝斥制止對寶寶更為有效。

        4.放松心態 

        父母心態要適當放松,相信寶寶內心是有良好願望的,隻是在行為表現上沒有完全按照大人的期望來行事而已。要盡量從積極的角度去理解寶寶的行為,不要把寶寶當成“小搗蛋”,而是把她當成“小超人”,讓她參與到積極有益的家務活動中來,多想辦法讓她看到自己也能做許多“好事”,而且能得到更多快樂。盡量支持寶寶通過一些正當遊戲釋放能量,不要限制過多,寶寶自然就減少做“壞事”的沖動。試試看,先改變我們父母對寶寶行為的反應模式,寶寶的反應很可能就會發生變化了。  寶寶任性、不聽話,做錯事不肯接受批評,怎麼辦?專家教你育兒秘籍,把小搗蛋變成小超人,把不認錯寶寶變成講道理寶寶。

        問題回放2

        兒子做錯了事,不願接受批評,我們說一句,他學一句,弄得我們哭笑不得。我該怎麼和他溝通?

        把不認錯寶寶變成講道理寶寶
        1.父母要先有客觀全面的認識

        看來這個小男生在受到批評時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拒不認錯,和這樣的寶寶說話還真要動些腦筋。人在聽到批評意見的時候,本能的防禦反應就是為自己辯解,寶寶也一樣。要想讓寶寶心服口服,就一定要講出道理來,所以父母在開口和他溝通之前,一定自己先想清楚應該怎樣客觀全面地認識和評價這件事情。

        2分析過程,換位思考

        如果寶寶確實做錯了事,父母也要本著先耐心傾聽、再發表意見的原則來和寶寶做溝通,溝通過程中父母的態度既要嚴肅也要心平氣和,不要一上來就不由分說地批評指責,可以讓寶寶自己從旁觀者的角度來描述和評判一下,發生了什麼事,讓他說說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許他有他的道理,是我們誤解了他。然後再幫他分析,這種做法會造成什麼不良後果,比如威脅人身安全、影響他人生活、毀壞浪費東西等等,教他換位思考,也引導他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把他想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這樣一來,把大人說一句,寶寶學一句,變成讓他先說,我們再一起分析、探討,寶寶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放松防禦心理,溝通就可能比較有成效,而不是批評-頂嘴-再批評-再頂嘴,最後反而變成父母理屈詞窮了。

        3.學會先傾聽

        和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自尊心也比較強的寶寶溝通,先傾聽很重要。這麼大的寶寶在做事的時候難免考慮不周,預見不到後果,容易沖動,讓自己的行為失控。但是在他重述事情經過的過程中,父母就可以引導他多一些思考,發現自己沒有考慮周到的地方,特別是可以設身處地替他人想一想。同時,這樣做也可以幫助我們父母了解寶寶行為背後的心理過程,有利於進一步溝通,化解沖突。
        4給予實事求是的指導

        父母在與寶寶的“交鋒”中也不要追求“不戰則已,每戰必勝”,如果寶寶真的有道理,或者有合理的部分,也要予以承認,表示理解,有必要的話甚至可以就某個誤解向寶寶真誠道歉。當然這種做法對父母的要求確實比較高,當寶寶習慣於講道理的時候,父母要想說服他們放棄或改變自己的“小道理”,有時候還真是不那麼容易呢,需要父母更有主見,更敢於堅持自己正確的道理,善於收放自如地把握原則,給寶寶必要的指導。

        無論如何,培養講道理的寶寶比培養一味聽話的寶寶,對他們的人格發展更有積極意義,而且在與寶寶平等溝通的過程中,有時候寶寶也會對父母有所啟發,從而幫助父母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和寶寶一起進步成長,會讓親子關系更加親密和諧。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讚好讚好0 Unlike!Unlike!0 分享 傳送 邀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馬上註冊 |

Archiver|手機版|SAY討論區

GMT+8, 2024-4-24 10:31 , Processed in 0.7085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go2tutor.comDiscuz! X2

© 2024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回頂部